事實上,壓力分成二種,一種稱之為良性壓力,一種稱之為惡性壓力。
所謂良性壓力指的是無論如何都能達的到的壓力情況,而惡性壓力指的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達到的壓力情況。舉例而言,從沒打過棒球的人,也許一開始就要他打擊140公里的快速球,我想就算是給他一萬次機會,他也只是揮空一萬次吧,反之若是給他打擊很慢很慢的球,我想不管幾次應該都揮的到。
其實這二種壓力對人都不好,太過的壓力容易使人灰心,進而放棄,太小的壓力卻又無法令人成長到接受更大壓力的境界,因此,我們必須懂得利用壓力理論,適度的調整自我能承受的壓力點。
例如50公里的球能輕而易舉的揮到,那麼應該給他試試60公里的球;60公里的球也能輕而易舉的揮到,那麼應該給他試試70公里的球;70公里的球僅能偶而揮到,那麼就應該停於70公里的球;然後慢慢適應,直到70公里的球能輕而易舉的揮到後,再往80公里的球邁進。這就是壓力理論,藉由增加一點點的壓力,提昇自己所能承受的能耐,漸漸的就會提升到更高的層次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