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7月7日 星期一

第四話:第二選擇的「備份計畫」

人類在遭受目標究其努力後,卻仍然無法達成目標的同時,容易產生一種「果然還是達不到」的挫折感,這種挫折感往往容易影響一個人的心態,對於未來的其他目標產生恐懼,而不願再花費許多努力去達成,因此如何減少這種挫折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。
本堂課講的是「備份計畫」,所謂備份計畫,只得是就算達不到既定目標,也要達成次要目標,例如下定決心一年要存個一百萬,過了一年後如果達不成,只存了七十萬,那麼就容易灰心,如果當初有設定一個次要目標,例如六十萬,過了一年後,就算只存了七十萬,多少心理都會想說至少我還可以完成次要目標,而不會拘泥於達不成主要目標而沮喪。
其實事實上,一個主要目標往往是許多次要目標的達成而完成,並不需要拘泥於一定要完成主要目標,有時事實上可能主要目標就是必須透過許多次要目標才能成功,舉例來說,現在我設定一個目標,就是一年後成為職棒選手,就算成為不了職棒選手,我也要成為業餘界的主力球員,事實上,沒有一個職棒選手是一開始就是職棒球員的,一定必須經過業餘界的洗禮,累積足夠豐富的經驗才能完成,也須經過二三年在業餘界的打滾後,才有機會被職業界的球探挖掘,成為一個出色的職棒選手。因此,藉由多次的次要目標的達成,可能才是達成主要目標的最佳路徑。
千萬別小看達成次要目標的那微薄滿足感,在多次的達成後,那種達成感也是會是漸漸累積信心、經驗、能力的碁石。因此當你在設定目標時,不妨將次要目標一併寫在紙上吧。

沒有留言: